#編輯日常
#圖文不符注意
#雖然我比較喜歡新垣結衣但石原聰美也可以
出版圈有句俗話(?)說的好,「錯字總在書印好之後才發現」,一本書有錯字絕對是編輯的遺憾。但在台灣,校對這件事情並不像日劇《校對女王》演的一樣,可以是一份獨立專業的工作(當然外包校對的工作還是有的),而事實上,日本有獨立校對部門的出版社也非常少。
總之,校對通常都是編輯的分內工作。但你知道的, #漢字的順序不影響閱讀 ,然後一份稿子看那麼多遍,字數越多越容易看走眼,更遑論專業的外文或學術寫作,是需要更花心神去校對的領域。
不得不承認,實務上真的很難把錯字全部都抓出來。
不過,偶有讀者會很熱心的回饋發現的錯字,甚至直接成為校稿的好夥伴。
例如本編輯部的隱藏角色,H先生。
本編入社之初,前輩就交代,如果時間充裕的話,可以把稿子寄給一位H先生。他似乎是從很久以前就開始幫忙編輯部看稿子了,也不要求校對費用,只要一本他校對過後正式出版的新書就好,似乎是一個純粹喜歡閱讀的人。
據前輩說他看稿神速,通常是看得比編輯還快(不過編輯平常瑣事太多也難免),而且可以抓出一些不好辨識的錯字,部份外文的校對也可以勝任。
第一次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把二校稿寄給H先生,自信滿滿的覺得應該不會有太多錯字,結果人體對稿機一發動,還是錯字一大堆。(此時不知道自己的眼睛做什麼用的)
H先生接到稿子完成校對之後,都會直接把稿子帶到辦公室來,和編輯一頁一頁確認。有時候雖然覺得是否把稿子寄回來,編輯看稿子核對一下錯誤就好,但H先生大概是覺得不太放心吧,還是會親自帶著稿子來,順便看看最近有沒有新書可以拿。
第一次見面,帶著老紳士氣質的H先生端著我慘不忍睹的稿子到訪。攤開稿子細細地說。原來他退休前,曾經在日本企業當過技師,是那種秉持一絲不苟的態度,也講究工作精準的人。
隨著時間一久,除了稿子之外,他也開始帶其他的寶貝來分享。例如某次他曾經帶著一顆當兵時用手工磨出來的壓克力戒指,原料就是一小顆粗糙的壓克力廢料,磨出來就算了,裡面還嵌著一張大概0.5平方公分大的自己的大頭照。戒指表面非常光滑,想不出那麼小的戒指到底要拋光幾次才能這麼亮(而且還要挖出一個槽放照片)。
然後最近,則是帶著Ipad來分享自己兩隻小孫子的可愛模樣(可惡啊這超現充啊!!!)兩年前去H先生家第一次看到的小小孩現在已經這麼大隻了,自己的編輯技術卻還是這麼菜啊……(嘴角滲血)
看到這些,也終於明白拿著稿子來逐頁確認,是他的個性風雅,是他的讀者之道。
時間在過,H先生依舊幫我們看顧著書裡面的錯字。編輯再忙,放下稿子聽聽H先生的孫子經,也是別有一番樂趣。
#後來才知道H先生也是有抓不出來的錯字
#有一次故意不發給他校對跟他比賽我只錯一個字